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4月25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不能跟在別人后面依樣畫葫蘆,簡單以國外大學作為標準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新時代高等學校怎么扎根中國大地,才能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這就是要深深扎根于中華文明的沃土,把服務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作為辦學治校的戰略方向。
(圖為中國人民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脫貧攻堅史”系列訪談項目(簡稱“832工程”)師生在滇緬邊境的亞坪村現場調研。中國人民大學供圖)
教育的發展建立在一個國家自身歷史、文化和現實的土壤之上。由于歷史條件、文化傳統和具體國情不同,每個國家的教育都有各自獨特的內在邏輯和內生規律。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高校只有扎根中國大地,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精華,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才能真正回答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當年,《華北聯合大學章程》曾把“為保衛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而斗爭”明確為“要努力完成的任務”,今天,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提出的大量亟待解決的新問題,高校必須主動承擔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增強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主動,準確把握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問題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原文鏈接:[求是網]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
(責任編輯:張凱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