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 《陜北公學》:跨越時空的思政大課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2022.05.13
2021年,在建黨百年之際,人大師生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獻禮建黨百年精品話劇——《陜北公學》,用藝術手法還原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這部話劇既是新生入學時的校史教育,也是延安精神教育,是人大學生必上的一堂思政大課。
在話劇里,我飾演的角色叫孔邁,是一名印尼華僑,在奔赴延安的路上,他把自己的一張照片寄給了母親,照片背面寫著“媽媽,把我獻給祖國吧”。一句“中國青年,為什么你愛延安?”是包括無數陜公校友在內的那個時代的青年人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冒著生命危險奔赴延安所要回答的問題。在穿著麻草鞋的萬千身影里,在“忠誠、團結、緊張、活潑”的陜公校風中,我找到了答案——就是因為當時的延安,那片紅色的熱土,是無數的人和無數的心澆灌出的希望,是團結進步、抗戰到底的象征,代表著正確的政治方向!那是指引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的“精神寶塔”。
此外,《陜北公學》還金句頻出——“來了陜公,大家都是同志,都是革命戰友”“延安很冷,但我們的心是火熱的”“向著黨旗宣誓,就是向黨宣誓!”“昂首看那邊,勝利就在前面!”“哪里有革命,哪里就有陜公!”這些金句承載的是一批批陜北公學畢業,奔赴革命戰場的三八式干部的革命熱忱,是堅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和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對每一位參演和觀演的同學來說,《陜北公學》都是一次與陜公校友跨越時空的對話,一場與紅色教育家的精神對答,一段刻骨銘心的文化旅行,讓我們時刻不忘人大人的根和魂。
(作者雷淏文,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本科生。原文刊載于《光明日報》2022年5月13日06版。)
原文鏈接:[光明日報] 雷淏文:《陜北公學》:跨越時空的思政
(責任編輯:鄭鈺)
編輯:常 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