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光明日報]構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外語院校發展新格局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2022.05.10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時代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戰略。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國人民大學時強調:“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高等外語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能夠講好中國故事的外語人才的重任。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迫切需要發揮外語院校在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中的獨特作用,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貫徹“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理念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建設什么樣的大學,既是理念問題,也是方向問題。關于中國大學的方向和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國人民大學時明確指出,要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蘊含著深刻的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思想:中國特色是個性、特殊性,世界一流是共性、普遍性,二者緊密聯系、相互貫通。深刻理解這一唯物辯證法思想,有助于更加堅定“雙一流”建設的道路自信。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高校“雙一流”建設要毫不動搖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方向,根植中國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深刻把握中國特色這個特殊性和首要前提,辦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外語院校要深入貫徹“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理念,扎根中國大地,為國家培養更多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專業本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推動中國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國方面作出新的貢獻,真正做到“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


          開拓教學與科研新領域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中國人民大學時深刻指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并指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時代使命:要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真正屹立于世界學術之林。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圍繞我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我們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

          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外語院校在新一輪“雙一流”建設中,必須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的要求,基于語言、超越語言,開拓“全球語言、全球文化、全球治理”新的教學與研究領域,構建學科發展新的格局,努力成為世界一流的語言服務提供者、世界一流的中國故事講述者、世界一流的全球治理賦能者。

          “全球語言”是指突出語言教育、語言研究、語言保護、語言服務,服務國家語言能力建設。外語院校應打通招生—培養—就業—研究—服務—管理工作全流程,建設全球多語言服務平臺,實現國際化人才培養與國家重大需求的供需對接。加大教師、教材、辭書、語料庫、文獻資源、學術期刊、研究平臺、國內外實踐基地等建設,為各行業的國際化進程賦能。

          “全球文化”是指以語言為媒介,聚焦講好中國故事,提升“多語講中國”的國際傳播能力。基于外國文學文化研究、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深入探究世界多元文明的變遷軌跡,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推動全球范圍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堅定文化自信,深化中外文明研究與傳播,把握對外文化傳播規律,用外語、“外嘴”、外媒講好傳統中國、當代中國的故事,推動世界形成客觀、公正、全面、鮮活的中國觀。把中國介紹給世界的同時,也把世界介紹給中國。

          “全球治理”是指聚焦全球知識體系構建和全球領導力培養,提升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著重推動語言對象國研究、國別研究、區域研究、全球研究的相互印證、貫通發展,實現從“廣泛的國別化”向“深度的全球化”邁進,構建全球知識圖譜,加強國際組織等國家急需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培養,提升各行業全球勝任力。開展國際研究,以中國學者視角構建話語體系,提升中國參與全球治理、貢獻全球發展的能力。


          創建學科發展新機制


          唯創新者勝,唯創新者強。創新學科發展機制是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現實要求。這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推動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外語院校構建世界水平、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系的內在需要。

          外語院校的“雙一流”建設,必須面向未來,著眼外語學科創新發展,賦予中國特色外語學科建設新內涵,搭建“學科聚合、學科融合、學科聯合”的發展新機制。“學科聚合”就是深耕外國語言文學學科“聽說讀寫譯”傳統領域,凝練整合外國語言學、外國文學、翻譯學、國別與區域研究、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等學科方向,實現外語學科從對象國視角向全球視角、從學科視角向大學視角的轉變。“學科融合”即推動外語學科和非外語學科融合發展,包括理念、平臺和體系三個層面:理念融合即推動不同學科思想的融合;平臺融合即建立多語種語言特征庫、搭建基于多語種的應用計量社會科學研究平臺和基于多語種的社會服務平臺;體系融合即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研究方法、教學方法、社會服務的融合。“學科聯合”就是要加強與國內外一流科研平臺的實質性合作,共享共建優質一流學科資源,通過強強聯合,構建一流大學體系、培養一流人才方陣,涵養一流學科生態。

          深化中外交流,增進各國人民友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外語院校大有可為。語言是人類文明的本體,也是人類文明的載體。它能打破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交流隔閡,增進相互理解、促進民心相通。新時代背景下,外語院校肩負使命,要搶抓“雙一流”建設的重大機遇,打造新平臺,形成新優勢,語通中外,道濟天下,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作者楊丹,系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原文刊載于《光明日報》2022年05月10日 第 06 版)

          原文鏈接:[光明日報]構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外語院校發展新格局

          (責任編輯:劉曉陽 陳驀然)

          編輯:何 睿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麻豆|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99re这里只有精品6 |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日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的概述|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 国内精品综合久久久40p| 国内久久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bbwbbwbbw|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黑人|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免费|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在线| 精品日韩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VA久久久久久久冰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国产精品1000夫妇激情啪发布 |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 99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 欲帝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精品国产国产a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