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財政金融學院保險系教師黨支部、2021級保險專碩黨支部、本科金融第三黨支部與學校教務處黨支部通過騰訊會議平臺聯合開展“云游陜北公學舊址,深入學習校史”主題黨日活動。活動由教務處黨支部副書記、副處長徐婷,保險系教師黨支部書記張俊巖聯合主持,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館長賈鐵英主講。
張俊巖通過回顧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引入深入學習校史、傳承紅色基因的活動主題。徐婷表示,在疫情期間,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采取科技手段創新展覽形式,讓廣大師生可以足不出戶云游陜北公學舊址,了解陜北公學的歷史風貌,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賈鐵英帶領各支部黨員線上參觀陜北公學舊址,為支部黨員講解第一個主題“從西安到延安”的由來。中國人民大學通過舉辦“讀懂中國”青年教師調研項目,多次組織青年教師走進革命老區、改革開放前沿、重要戰略實踐地區和基層一線。在這項調研中,學校曾組織青年教師駕車從西安前往延安,沿著根據史料考證的路線,追尋歷史的足跡。此次活動延續之前的尋根精神,向青年黨員展示抗戰年代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前往延安求學的艱苦經歷。
隨后,賈鐵英帶領支部黨員觀看陜北公學舊址的VR影像。他表示,陜北公學吸引了大批進步青年前往延安求學抗戰,抗戰精神和艱苦奮斗精神構成了陜北公學鮮明的精神底色。
賈鐵英介紹曾任陜北公學校長的成仿吾的生平和故居。成仿吾是中國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五四運動后,他和郭沫若、郁達夫等人建立了著名的革命文學團體——“創造社”,他也被稱為“創造社的心臟”。成仿吾老校長的妻子張琳生前在陜北公學和之后的華北聯合大學、華北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工作,是見證了新中國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辦學歷程的“人大人”。成仿吾、張琳夫婦對黨的教育事業鞠躬盡瘁,他們的一生,是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一生,是為無產階級教育事業艱苦開拓的一生。
賈鐵英介紹陜北公學舊址所在地延安清涼山的整體地貌,給支部黨員帶來了身臨其境的感受。之后,他為支部黨員講述了延安寶塔的故事,讓支部黨員進一步體會到延安寶塔的精神象征意義。他通過深入講述陜北公學的歷史沿革充分展現了陜北公學在抗日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正如毛澤東評價的,“中國不會亡,因為有陜公”。陜公是全中國的縮影,“陜公代表著全中國的統一戰線,是中國進步的一幅縮圖。”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表示,中國人民大學從陜北公學成立之初就鮮明提出要培養“革命先鋒隊”,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提出要培養“萬千建國干部”,到改革開放新時期提出要培養“國民表率、社會棟梁”,再到新時代提出培養“復興棟梁、強國先鋒”,始終不變的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展現了“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
觀展最后,賈鐵英總結表示,人大師生要延續陜北公學的革命精神,深植于延安的沃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
隨后,各支部黨員就活動內容積極發言,分享活動心得體會。
張俊巖表示,他曾兩次到陜北公學舊址,對清涼山上的窯洞印象深刻。陜北公學既沒有充足的糧食,也沒有寬敞的校舍,簡樸的環境中卻培養了大批民族革命干部,點燃了革命的火種,培養了革命的先鋒隊。他表示,“天邊不如身邊,道理不如故事”,館長賈鐵英結合人物、故事和實地狀貌講述校史,把師生黨員帶回歷史的現場,有助于師生黨員深刻理解中國人民大學所具有的光榮革命傳統。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中國人民大學在抗日烽火中誕生,在黨的關懷下發展壯大,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鮮明的紅色基因。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推出的“云游陜北公學舊址”活動,讓參會黨員深刻感受到戰爭年代辦學條件的艱苦,也感受到身為人大人肩上的重任。與會黨員紛紛表示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努力成為復興棟梁、強國先鋒。
(責任編輯:邵文泊 張凱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