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上午,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交流處黨支部和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一支部、五支部、六支部、八支部等5個支部以線上形式開展“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聯學活動。活動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宣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于天琪出席聯學活動并講話,80余人參加聯學。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交流處黨支部書記、國際交流處處長時延安主持聯學活動。
杜鵬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25日在學校考察時的情景,分享了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理解。他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視野宏大,思想深刻、內涵豐富,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戰略性、思想性、指導性,是一篇指導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獻,是深化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推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設的根本指針,充分體現了對人民大學建設發展的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充分體現了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深邃思考、殷切希望,充分體現了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領航定向、高瞻遠矚。
杜鵬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對學校國際交流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學校國際交流工作應當凝聚智慧,統籌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關系,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應當鼓勵師生群體通過“千人百村”學生社會實踐、“讀懂中國”教師社會調研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鮮活的素材融入國際交流工作,扎根中國大地,增強解讀中國的能力,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應當發揮教師對于教育和對于學校的基礎性、關鍵性作用,新時代教師應以“人民教育家”“大先生”為榜樣;應當以培養“復興棟梁、強國先鋒”為目標,鼓勵學生堅定“四個自信”“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
于天琪提到,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黨委第一時間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此次聯學中的交流讓中心的同志們深受啟發、備受激勵。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到高校考察,寓意深遠,體現了黨中央對堅持立德樹人、全力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重視。高校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必須堅定人才培養自信,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中國人民大學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鮮明的紅色基因,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中國人民大學等高等院校應繼續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為思想追求。
于天琪表示,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多年來致力于發展國際中文教育事業、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中華文化已經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抓手,中心愿與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一道,為此貢獻出獨特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代表李可欣、王會昌、孔佳、張瀟,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交流處張曉萌、李巍圍繞“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中的獨特作用,推動國際中文教育事業改革創新發展”先后分享了學習心得和工作體會。
與會代表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對廣大教育工作者起到重要支撐、驅動和引領作用。我們應持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建設高水平國際中文教育和國際交流工作隊伍,深入推進中外文化交流融通,主動聚焦全球發展熱點議題,積極開展國際傳播工作,推動國際中文教育和國際交流工作更好地服務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的進程,進一步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中的獨特作用,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
(責任編輯:張凱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