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準講深講透講活,把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融入新時代思政課堂,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全面推進“形勢與政策”課改革創新,積極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大講堂”學科示范課,開設“中國式現代化的財政金融支持體系”名家系列講座,特邀名師名家主講,帶領同學們從學科視角切入,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認識領悟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本質要求與鮮明特色,引領同學們感悟責任、擔當使命,青春向黨、不負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勇當開路先鋒、爭當事業闖將,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11月16日下午,“中國式現代化的財政金融支持體系”名家系列講座第三場在明德主樓830會議室開講。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貨幣金融系副主任、《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執行主編何青帶來了主題為“多舉措提升金融服務實體質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精彩講座。講座由財政金融學院黨委副書記鄧暉主持。財政金融學院師生校友近三百人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參與活動。
在本次講座中,何青結合具體案例和數據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深刻內涵、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系、金融如何高效精準支持實體經濟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通過對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國金融體系建設的生動講授,對同學們提出了夯實專業基礎、感悟時代擔當、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殷切期盼。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何青在講座中為同學們解讀了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發展實體經濟的深刻內涵。他表示,實體經濟的發展要注意創新,要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要著力加快發展物聯網和數字經濟。何青分析了我國金融業在支持實體經濟中的重要作用,表示當前表現為金融部門持續膨脹而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金融與實體經濟發展的失衡問題。在金融如何高效精準支持實體經濟的論述中,何青明確了作為中國金融體系中最重要的銀行部門在加大對制造業支持力度、繼續推進普惠金融、有序壓降房地產信貸投放方面的發展重點,認為我國資本市場服務需要著重提高市場效率、制度效率、創新效率。在金融政策與金融監管領域,他認為,一是要繼續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力度;二是要堅決有效防范金融風險;三是要積極推動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廣闊的融資渠道;四是要嚴格監管金融領域定向資金流向,切實保障實體經濟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
2022級金融專業碩士研究生李雙佑表示,講座關于多舉措提升金融服務實體質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講座內容翔實,寓情于理,發人深省。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實體經濟。作為一名金融專業碩士生,深入學習理解金融行業如何為實體經濟服務,從而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可謂至關重要。講座中列舉的一連串生動有趣、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深刻闡述了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表示金融發展應促進共同富裕、服務實體經濟。本次講座讓我收獲頗豐、感悟良多,對于如何理解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我心中有了更具象、更切實的體會。實事求是,使命在肩,作為新時代的人大人,我更應該牢記黨的教誨,立志民族復興,為金融行業的發展、實體經濟的騰飛盡自己的一份力,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2022級金融專業碩士研究生李帆表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教授從自身經歷出發,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實體經濟的重要性,并從普惠金融、資本市場、銀行信貸等多角度闡釋了金融如何助力實體經濟發展。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聽了何青教授的講座,我理解經濟發展的最終效應應該由實體部門的發展狀況來判斷。作為攻讀金融學的研究生,我也應該將自身事業放在將金融發展成果更多服務實體經濟上,放在將金融運行成就惠及更多人民上,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將自身事業緊密聯系中國實踐,將自身價值緊密依托人民福祉,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青春力量。
2022級金融學博士研究生楊海龍表示,講座報告從金融如何支持實體經濟,助力中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角度向我們深刻闡述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幫助我們更好地領會未來金融在經濟體系中應有的作用。雖然在博士課堂的學習中存在Real Economy的概念,但實體經濟包含的意義更加具體實際。前者僅僅表達經濟運行的規律可以抽象掉作為名義變量的貨幣因素,而在報告中可以看到后者表達的是要通過生產商品和服務,特別是創新型高端制造業來驅動經濟,而非通過非生產型資產的購買和增值拉動經濟增長。正因為這層含義,通過引導金融體系支持實體經濟才可能從根本上轉型國家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實現未來中國的長期發展目標。作為一名金融學的博士研究生,在今后的學術研究中,我也將牢記實體經濟的重要含義,扎根中國實際,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2022級金融學博士生梁柏林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著重突出了實體經濟的支柱作用。我深深感悟到作為金融專業的學生,我們一定要厘清金融業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回歸初心,明確我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方向和重要施力點,遵循科學發展邏輯和國家政策方向,既要“順勢而為”,也要“有的放矢”,努力讓金融真正成為服務于國家實體經濟發展、增進人民福祉的“載重之舟”,在學習和工作中真切感悟新時代青年的歷史使命,以“大格局”和“寬視野”學習金融知識和時政要聞,努力武裝頭腦,力爭為我國金融業高效發展貢獻應有之力。
2021級金融專業碩士研究生陳楠表示,講座深入淺出,深入講解了如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讓我深刻感受到國家經濟的發展與我們個人息息相關。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我們的發展要注意創新,摒棄過去的粗放式的經濟增長,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的攻關。同時,要樹立全局長遠觀念,高效精準的支持實體經濟。作為一名財金學子,我們在未來的工作實踐中也要牢記實體經濟才是根本,用專業本領去推動祖國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楊鈺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