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與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中國音樂理論研究院)研究生支部聯學黨的二十大精神,聯學活動以“唱響中國式現代化的新時代強音”為主題,分線上線下兩個會場,由兩院研究生黨支部負責人范名簡、孔倚未主持。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呂杰,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主任、中國音樂理論研究院院長畢明輝參加聯學活動并致辭。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2020級博士黨支部書記范名簡,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中國音樂理論研究院)2019、2020級研究生黨支部張俊俊先后作了題為《中國共產黨領導與中國式現代化》《青春永向黨 建功新時代》的主題宣講;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中國音樂理論研究院)2019、2020級研究生黨支部關諾敏通過展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族呼麥,作了主題宣講。他們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經歷,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分析,對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行了宣講。他們表示,作為有理想、能吃苦的新時代青年,要堅持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匯在事業追求中。宣講過后,兩支部黨員積極參與交流研討,并合唱歌曲《歌唱祖國》。
呂杰在致辭中表示,本次聯學活動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首次與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中國音樂理論研究院)聯學共建,對兩院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他表示,對于聯學活動的主題詞——“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解,應該有區別于西方且具有顯著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的含義在內,并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介紹了“歷史政治學”與“世界政治學”等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在建設具有中國自主性的政治學方面的努力與成果。他希望兩院研究生在接下來的聯學活動中,能夠更好地闡發“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內涵,更加深刻地理解黨的二十大精神。
畢明輝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中國音樂學院提出并且推動“中國樂派”在創作、表演和理論研究的全面建設,全方位為國家提供更加優質的音樂人才。他表示,要深刻體會到中國式現代化是對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和時代之問的積極探索。不論是對文化藝術還是學術創作,都要牢牢抓住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時代命題。與會同學必須牢記黨員身份,在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過程中,有所覺悟、有所提升、有所行動。
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中國音樂理論研究院)黨總支書記肖明在點評中表示,本次聯學活動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與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中國音樂理論研究院)青年黨員學子共建的一次積極探索,是黨建引領專業發展、黨建與專業雙融雙促的積極嘗試。黨員們以中國式現代化為切入點,結合自身學習實踐經歷匯報了對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入學習的成果,讓我們更加清晰認識新時代偉大變革的里程碑意義和價值,進一步深入理解了中國式現代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進一步科學把握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使命任務和工作方位,也讓每一位黨員師生更感使命在肩。勉勵廣大年輕學子要學習專業前輩們立德樹人、兢兢業業攻克難關的精神,把自身成長進步的時段與民族復興的進程合二為一、同向同行,把滿腔報國之志轉化為實干行動,“越奮斗、越精彩、越幸福”。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黨委老師史小寧在點評中表示,政治學和音樂理論兩個學科同屬于人文社會科學,關系緊密,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命題下,國際關系學院旨在構建“中國特色的政治學學科體系”與音樂學院構建“中國樂派”的學術愿景有異曲同工之妙。此次支部聯學活動,能夠將政治學和音樂兩個不同學科的特點充分發揮,各取所長,互為補充,希望兩個支部在今后能夠繼續溝通交流,發揮支部聯學的優勢,更好地學習和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責任編輯: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