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研討會暨深化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合作研究簽約儀式在中國人民大學世紀館北大廳舉行。中國人民大學與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環(huán)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簽約,就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開展合作研究;與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黨的建設教研部以及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科研規(guī)劃部、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簽約,就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開展合作研究。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李毅,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學術和編審委員會主任王均偉,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少將政治委員崔連杰,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環(huán)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錢勇,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秘書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徐步等領導與嘉賓出席簽約儀式并致辭或作主旨發(fā)言,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代表學校致辭,校長林尚立主持。
張東剛表示,為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中國人民大學“新時代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建設工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工程”建設,中國人民大學與國內理論界頂尖研究機構團結合作,深入開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教育教學和研究闡釋。本次簽約儀式是加強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的改革之舉、創(chuàng)新之舉、團結奮斗之舉,展現了國內理論界為學習好、研究好、闡釋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團結奮斗的精神風貌,為深化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學理化闡釋、學術化表達、大眾化傳播奮發(fā)作為的堅定追求,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使命擔當,必將繼續(xù)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為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篇章注入強大動力。
張東剛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深刻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觀、歷史觀、實踐觀、發(fā)展觀、文明觀、矛盾觀、現代性思想和共同體思想,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原創(chuàng)性貢獻,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我們必須完整準確深刻把握以“六個堅持”為內核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和活的靈魂,推動理論創(chuàng)新,指導實踐工作,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張東剛強調,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guī)大學,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和鮮明的紅色基因,學校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當好帶頭學習宣傳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旗幟,不斷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踔厲奮發(fā)、勇毅前進,以更加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深化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學習宣傳研究闡釋,堅定不移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為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作出更大貢獻!
王均偉表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研討會恰逢其時、意義重大。中國人民大學是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和鮮明的紅色基因,中國人民大學的中共黨史黨建學科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成果斐然。希望通過共建研究基地、開展合作研究,與中國人民大學實現優(yōu)勢互補,不斷深化新時代中共黨史黨建研究,推動黨史和文獻工作高質量發(fā)展;希望能與各參會單位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黨的歷史和理論研究、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等領域開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上推出高質量研究成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崔連杰表示,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與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議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主席關于“堅持開門搞科研,加強協同創(chuàng)新,加強軍民融合”等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對于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奮力開創(chuàng)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人民大學始終秉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辦學理念,堅守“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構建起“引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卓越的基礎學科、頂尖的社科學科、創(chuàng)新的交叉學科”的學科布局,形成獨樹一幟的辦學特色和優(yōu)勢。相信此次雙方深入開展科研合作必將深度融合優(yōu)質學科資源、人力資源、平臺資源,搭建起交流互鑒的橋梁,拓寬融合共建的通道,打造協同創(chuàng)新的高地,構建開放式、開源式的科研創(chuàng)新體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設世界一流軍隊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錢勇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新時代我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戰(zhàn)略任務,對生態(tài)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標、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深刻把握生態(tài)文明建設這個關乎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的根本大計,扎實推動綠色發(fā)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同建設美麗中國。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環(huán)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將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推進全地域、全方位、全過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希望與中國人民大學共同打造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學習宣傳的高地、理論創(chuàng)新研究的高地、制度創(chuàng)新的高地、實踐推廣的平臺和國際傳播的平臺,進一步推進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學理化闡釋、學術化表達、系統(tǒng)化構建、社會化宣傳、國際化傳播。
徐步表示,習近平外交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在對外領域的最新理論成果,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體現,具有鮮明的科學性、時代性、先進性和實踐性,展現出磅礴的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為新時代中國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是黨中央批準的國內首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機構之一,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始終走在全國高校前列。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與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簽約并加強戰(zhàn)略合作,充分發(fā)揮各自在人才資源方面的優(yōu)勢,一定會在深化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學理化闡釋、學術化表達、大眾化傳播方面取得新的成績,為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林尚立在主持時指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必須完整、系統(tǒng)、深刻地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蘊含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作為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guī)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培育壯大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的戰(zhàn)略部署,團結全國社科戰(zhàn)線,以實施“新路建設十大工程”為抓手,加快構建以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為內核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相信在各方精誠合作和共同努力下,必將掀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研討熱潮,深入推進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研究,產出豐碩成果。
簽約儀式由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主持。
簽約儀式上展示了中國人民大學環(huán)境學院與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環(huán)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合作協議。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與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研究中心、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與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黨的建設教研部分別簽約。中國人民大學與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科研規(guī)劃部簽署中共黨史黨建研究基地協議,并被授予“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共黨史黨建研究基地”。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齊鵬飛主持。
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作《守正創(chuàng)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原則和科學方法》主題發(fā)言。他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yè),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chuàng)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為守正創(chuàng)新作了最精辟、最科學的闡釋。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嶄新篇章。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李毅以《全面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為題發(fā)言。他表示,“六個堅持”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概括,是我們黨最新理論成果的核心要義,也是我國思想文化發(fā)展的集中成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馮俊以《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光輝范例》為題發(fā)言。他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豐富和發(fā)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現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體系性、完整性,凸顯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性、歷史性,綻放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哲理性、真理性,昭示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fā)展性和開放性,成為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光輝范例。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教授辛向陽以《深刻把握問題導向的豐富內涵》為題發(fā)言。他表示,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開展研究闡釋,必須堅持問題導向。一要增強問題意識,時刻思考現實中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和未來可能遇到的重大難題;二要把握問題本質,敢于直面問題、正視問題,善于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明了化;三要研究解決問題,抓住最簡單、最基本的關鍵,抓住最反常、最少見的現象,抓住最有活力、最具前途的趨勢,不斷解決前進中遇到的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書院院長、哲學院教授郝立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哲學精髓》為題發(fā)言。他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充分體現了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特征,是時代精神的精華。貫穿于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集中體現在“六個堅持”上,“六個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閃耀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光輝,充滿著中國哲學的智慧,體現了根本性與貫穿性的統(tǒng)一、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tǒng)一、科學態(tài)度與價值立場的統(tǒng)一、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tǒng)一。
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孫熙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的原創(chuàng)性貢獻》為題發(fā)言。他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六個堅持”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作出了原創(chuàng)性貢獻,是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豐富和發(fā)展。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陶文昭以《守正創(chuàng)新,行穩(wěn)致遠》為題發(fā)言。他從“六個堅持的探究”“守正創(chuàng)新的地位”“守正創(chuàng)新的內涵”“守正創(chuàng)新的時代形象”四方面講述了“六個堅持”的時代內涵和特色地位。他表示,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首先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大道之行在于守正創(chuàng)新,穩(wěn)中求進才能行穩(wěn)致遠。
中國人民大學全體在校校領導吳付來、鄭水泉、朱信凱、齊鵬飛、王軼,各教學單位主要負責人,相關機關部處、智庫和教學科研支持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活動。
相關鏈接:
[中國人民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深入闡釋!專家學者齊聚人大專題研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中國人民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五路大軍”齊聚人大,團結合作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
(責任編輯: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