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中國人民大學生態環境學院龐軍教授課題組在環境領域頂級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發表題為“Promoting the Achievement of Carbon Neutrality Targets: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Dimensions and Measure Methods on Carbon Equity in China”的綜述論文。生態環境學院2021級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博士研究生田穎為第一作者,龐軍教授為通訊作者。
當前,我國正積極采取多項政策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然而,我國在經濟發展階段、產業和能源結構、收入水平、碳減排能力等方面存在顯著的空間異質性,導致不同主體之間碳減排責任和發展權利存在不匹配的現象,進而引發碳公平問題。與其他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碳達峰到碳中和過渡期短,減排量大,這使得碳公平問題更加突出。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在制定碳減排戰略時應充分考慮碳公平問題,以平衡不同主體的發展權利,平穩有序地推進碳中和目標實現。
在此背景下,碳公平逐漸成為氣候變化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但是,現有文獻缺乏對碳公平相關研究的全面綜述。為了彌補這一空白,以我國為主要研究對象,龐軍教授課題組對碳公平的研究維度和衡量方法進行系統地梳理、分類、對比和展望:首先通過文獻分析將研究維度分為代際、區域、貿易和收入碳公平;在此基礎上,闡述了每個研究維度的內涵,并對其衡量方法的優缺點和適用性進行了總結;最后,結合我國實際,進一步探討了各研究維度潛在的研究方向。
本文的發表有助于學者明晰碳公平問題并了解相關研究最新進展,并為從碳公平角度考慮我國碳減排政策制定、助力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供理論參考。此外,本文研究內容對于其他發展中國家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策略也具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