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下午,“學在人大,行在中國”中國人民大學本科學術實踐月成果展示會在明德新聞樓演播廳舉辦。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百精出席活動。
林尚立對同學們在學習和實踐中取得的豐碩成果表示祝賀,向辛勤指導學生開展課外實踐和學術創新活動的老師們表示感謝。他指出,本科學術實踐月活動在去年首次舉辦,是學校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充分體現了學校實踐育人的歷史傳統和辦學特色,展示了人大學子“實事求是”的學術品格和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彰顯了人大人對國家負責、對民族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使命擔當和家國情懷。實踐育人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作為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要力爭在實踐育人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將學與行有機統一起來,做到以學為本、以行為要,以學力行、以行促學,學行結合、學行并重。
林尚立表示,社會實踐的廣闊天地是大家走出“象牙塔”,經風雨、見世面,開拓眼界、增長見識的生動課堂。在實踐的過程中,同學們一定要直面真情景、涵養真性情,經受真歷練、增強真本領,求最真的學問、做最真的學生,在摸爬滾打中建立起與社會生活的真實聯系,善于發現問題、觀察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做到躬身實踐、知行合一。希望同學們行走山河、書寫大地,做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的人大人;眼里有光、心中有魂,做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的人大人;行道濟世、服務人民,做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的人大人;與黨同行、胸懷天下,做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的人大人。在一系列課外實踐和學術創新活動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扎根中國大地,厚植家國情懷,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復興棟梁、強國先鋒”。
林尚立為歷史學院黨委書記呂學明、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新聞學院院長周勇、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馮仕政頒發“學術實踐領航人”紀念牌,并為“創新杯”優秀指導教師和獲獎團隊代表頒獎。胡百精為優秀實踐團隊代表頒發紀念牌。
校團委書記丁莉婷介紹2022年學生課外學術實踐活動開展情況。寒假社會實踐團隊成員代表匯報實踐成果,展現人大學子問道新時代、奮進新時代的青春風采。“創新杯”學生學術論壇優秀團隊匯報研究成果,展現人大學子行思踐悟、不懈探索的奮進姿態。
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黃晨作為學術實踐項目優秀指導教師代表發言,他從學科之間知識資源的平衡、基礎理論與時事熱點之間的平衡、中國特殊案例與國際普遍理論之間的平衡三個方面闡釋了學術實踐活動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意義。
據介紹,2022年學生社會實踐圍繞“牢記囑托、勇毅前進”主題,首次同時開展“千人百村”“街巷中國”社會調研活動,啟動“深耕百年黨史路”“追尋領袖初心路”“重走人大校史路”專項社會實踐,各級各類實踐活動參與人次達5000余人。首次開展“學在人大,行在中國”中國人民大學本科學術實踐月,全面展示學生課外學術實踐成果,為進一步交流認知、深化研習提供堅實平臺,引領廣大青年學生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實踐中鍛煉成才。學校先后獲評全國和北京市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獲得市級以上表彰的優秀實踐團隊和師生數量均位居首都高校前列。
學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偉國;黨委學生工作部(處)、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務處、校團委及部分學院負責人參加活動。
(責任編輯:趙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