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個國家憲法日,今年“憲法宣傳周”活動時間為12月1日至7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連續多年開展“憲法宣傳周”主題活動,今年以“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為主題,面向全校師生舉辦十余場系列活動,以更好普及憲法基本知識,增強全校師生憲法意識,進一步弘揚憲法精神。
12月4日清晨,黨委學生工作部(處)、法學院舉辦國家憲法日升國旗活動,國旗護衛隊作《國旗法》宣講,法學院本科生韓世玥作國旗下演講。
12月4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會同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在北京舉行“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憲法實施,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憲法保障”座談會,法學院副院長王旭教授作為首都高校代表受邀參加。
王旭表示:“我有幸作為受邀代表參加了第十個國家憲法日主題座談會,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個國家憲法日之際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這是對我國憲法性質地位、作用功效、優勢成就的重要概括,闡明了憲法作為治國安邦總章程、治國理政根本法律依據、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最高法律規范背后深厚的法理與政理,揭示了作為社會主義憲法、真正的人民憲法的鮮明特征和顯著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尤其強調了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制度體系的重大意義與工作布局,這必將轉化為保障民族復興、強國建設的深厚法治根基。我要以這些重要指示精神為依據,為努力構建自主、科學、完備的現代中國憲法學知識體系、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思想體系貢獻力量!”
12月3日晚,法學院舉辦憲法主題沙龍四人談“憲法與國際秩序”,韓大元教授、胡錦光教授、王旭教授、李忠夏教授、韓立余教授和錢坤博士參加會談。作為中國人民大學憲法宣傳周的傳統活動,該活動自2020年至今已舉辦4期。
與會嘉賓充分闡述了我國現行憲法的歷史演變與時代特征,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等為主題,生動闡明了我國現行憲法不斷塑造我國國際形象的具體表現和對國際秩序的積極作用,揭示了我國憲法秩序與國際秩序交互的基本模式。
12月4日晚,法學院憲法與行政法師生黨支部、碩士生團支部,以“習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憲法精神與文明”為主題,舉辦聯學共建活動。
12月3日下午,一場主題為“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宣傳活動舉行,青年學子在輕松有趣的氛圍里懷憲法于心,守憲法于行,為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建設貢獻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師生積極參與憲法宣傳教育活動,通過進社區、進校園的形式,采取游園會、主題游戲等多彩又深刻的方式,共計60余名志愿者為850余名參與者普及了憲法知識。
11月30日,人大師生赴明光北里社區開展普法活動。
12月1日,學生志愿者赴北京市第十七中學小學部高碑店校區開展“憲法伴成長,禁毒不停歇”普法宣講活動。12月4日,志愿者們走進北大附小石景山學校憲法日普法活動,以具體事例講授“未成年保護”的法律知識。
12月2日,舉辦“與憲法同行”游園會,從“憲法與我們的一生”到“1分24秒法條記憶”,從知識競答到抽簽挑戰,以五大趣味游戲點位開展游園打卡活動。
12月3日,在世紀館北廣場開展“對答憲法知識,暢游憲法海洋”憲法主題“大富翁”活動。
學生志愿者,法學院2022級法律碩士孫必青表示:“憲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能夠以志愿者的身份參與本次憲法日活動,是我作為法學生的榮幸。在憲法知識的對答中,我見證了憲法與民眾之間距離的貼近。他們不是被動的普法對象,而是渴望理解憲法內涵的崇尚者。從稚氣幼童到明朗少年,從朝氣青年到溫和中年再到從容老年,處于不同年齡段的參與者為活動現場營造出濃厚的‘學憲’氛圍。人的一生又何時不受憲法的陪伴與守護?學習憲法,了解憲法,捍衛憲法,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我們終身信仰的開始。”
學生志愿者,法學院2022級本科生駱婧婧表示:“《冠子》有言,守一而制萬物者,法也。我國憲法作為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息息相關。在憲法日志愿活動中,通過親身參與法治宣傳,我更堅信法治是社會穩定的基石。在這過程中,與校友們溝通交流,共同學習,我感受到了法治觀念的傳播力量,也感受到大家對法治建設事業的熱情與支持。這次活動激發了我對法治建設的熱情,決心更積極地參與,為構建法治社會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弘揚憲法精神,感受憲法魅力。中國人民大學普法宣傳持續進行中。12月4日起,法學院在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中國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指導下,聯合中國人民大學青少年憲法教育研究中心共同舉辦首屆全國大學生普法短視頻大賽,旨在扎實推進“八五”普法規劃和《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加強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活動持續至2024年5月4日,鼓勵全國各高等院校法科學子參賽,提高專業能力,投身普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