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地區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是展示國家形象和人民生活的窗口,是確保國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讀懂廣袤的邊疆,才能讀懂遼闊的中國,才能看到2.2萬公里陸地邊境線所蘊含的學術富礦、所傳承的文化精華、所彰顯的開放姿態、所代表的干事創業的熱土!
這個夏天,一面面“大國邊疆”的紅旗飄揚在祖國邊陲,一個個身著“先鋒闖將”文化衫的青春少年行走在絲綢之路的“咽喉”。
他們冒著炎炎酷暑、頂著高寒大雪,走訪看望戍邊衛士、駐邊干部、抵邊村民,從關山萬里的漢唐駝鈴,到聳立昆侖的巍巍國門,再到聯通歐亞的聲聲汽笛。
緊扣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大主題,引領信仰、信念、信心的大熔爐;塑造立場、觀點、方法的大課堂;促進交叉、合作、創新的大舞臺;深入觀察、傾聽、交流的大窗口;匯聚案例、數據、影像的大成果。
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這是緊扣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大國邊疆
全方位覆蓋9個陸地邊境省、45個陸地邊境市、141個陸地邊境縣、2.2萬公里陸地邊境線的社會調研“旗艦品牌”。
全方位聚焦新時代邊疆治理,講好民族團結、經濟發展、對外開放、生態保護、國家安全故事的課程思政“田野課堂”。
全方位構建“大國邊疆”數據庫、案例庫、影像庫、訪談錄,打造中國共產黨邊疆治理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及重點出版物矩陣的學術孵化“創新高地”。
7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大國邊疆”社會調研團第一站來到美麗的新疆,以“把握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新疆故事”為主題,由中國人民大學聯合新疆大學、新疆財經大學兩所對口支援高校聯合組建10余支教授領銜、“青椒”帶隊、本研一體的學術團隊,分三路奔赴和田、喀什、阿克蘇、克州、博州、塔城、阿勒泰、昌吉等9個地州34個邊疆縣,開啟“大國邊疆”(第一季)社會調研,努力用學術語言講好新時代新疆磅礴氣象之大、山河壯麗之美、人文璀璨之厚、民族團結之和、開放發展之進的新故事新氣象。
主文獻、通識課、訓練營,這是塑造立場、觀點、方法的大國邊疆
以馬克思主義學院、歷史學院、應用經濟學院、社會與人口學院、新聞學院等為牽引,邀請多學科知名專家學者,組織高水平碩博團隊,編撰一本匯集理論、制度、政策的大國邊疆主文獻,打造一門讀懂歷史、地理、人文的大國邊疆通識課,舉辦一期塑造立場、觀點、方法的大國邊疆訓練營。
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大國邊疆”參與師生提供豐富理論資源。
校地合作、學科交叉,這是促進交叉、合作、創新的大國邊疆
“大國邊疆”首批師生調研團(2023暑期新疆)以學校“先鋒闖將”優秀學生培養計劃成員、應用經濟學院-新聞學院“832工程”團隊、社會與人口學院“田野課堂”團隊、歷史學院“大國邊疆”主文獻團隊等為主體,得到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會和教育基金會的大力支持,并邀請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參與調研、跟蹤報道。
聚焦重點、解剖麻雀,這是深入觀察、傾聽、交流的大國邊疆
“大國邊疆”師生調研團在每個邊境縣完成以座談、訪談、走訪為基本結構的調研。
學術轉化、資政服務,這是匯聚案例、數據、影像的大國邊疆
大國邊疆是大學問,需要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行走邊疆是大情懷,需要真正做到情感與信仰相結合;服務邊疆是大奉獻,需要真正做到小我與大我相結合。接下來“大國邊疆”育人工程將繼續行走在祖國大地上,赴西藏、云南、廣西、內蒙古等地開展調研,歡迎所有對邊疆研究感興趣的師生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