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2日下午,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中國春節文化體驗活動。此次活動時長2小時,設置中國結制作體驗、茶藝欣賞品鑒以及國粹麻將試玩三個展區,共有一百五十余名國際學生參與。這次活動讓學生們通過親身體驗的方式感受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并了解其中內涵。
活動伊始,博洛尼亞大學國際關系戰略支持部負責人Elena Consolini致開幕辭。
博洛尼亞大學副校長、教授Raffaella Campaner向博洛尼亞大學孔子學院表示感謝,并向大家介紹了舉辦此次活動的初衷。博洛尼亞大學一直致力于推動國際交流,并希望通過流動和表達更好地交織和融合不同的文化。此次中國春節文化體驗活動為國際學生們提供了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促進相互了解和學習。
孔子學院外方院長、教授Marina Timoteo為大家講述中國歷法的起源,并展示漢字“歷”與“月”的含義及其與中國傳統月歷之間的關系。她還介紹了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相關習俗,表示今年是兔年,“兔”在中國意味著善良與和平,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平安和順。
隨后,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教授許滌非向大家進一步介紹了中國農歷,包括陽歷、陰歷、陰陽歷的區別以及并中國農歷的組織架構、年份的命名方式等。
本次活動還邀請了博洛尼亞大學優秀留學生代表分享介紹煙火、紅包、花燈等中國傳統文化。
國際中文教師包立穎、蔣一笑以及張艷蓮負責中國結展區,為大家詳細演示了吉祥結的編法,并說明吉祥結代表的吉祥如意、好運常在的意義。
茶藝展區由國際中文教師耿露、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趙林琪負責。耿露展示了“行茶十式”,并詳細講解茶的歷史、茶的功效以及茶在中國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麻將展區由學院教師吳倩、朱惠敏負責。她們講解了四川麻將的規則和玩法,并帶領學生們親自體驗其中趣味。
本次活動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落幕。博洛尼亞孔子學院將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中意友好交流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