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未來峰會”青年圓桌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來自近100個國家的300余名各國青年部長、青年領袖和各界青年代表圍繞聯合國未來峰會相關議題進行深入探討,為未來峰會成果文件提供政策和行動建議。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部長、全國青聯副秘書長董霞,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副部長劉凱,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齊鵬飛出席活動。
聯合國未來峰會將于2024年9月召開,是全球發展和全球治理領域的重要會議,將在重振多邊主義、推動發展議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未來峰會高度關注青年議題和青年參與,并將形成《未來契約》《全球數字契約》《子孫后代宣言》等成果文件。
圓桌會設八個平行會場,平行會場由中國人民大學青年教師和聯合國駐華機構青年代表共同主持,專家學者進行引導性發言,各國青年代表圍繞“可持續發展和發展籌資”“國際和平與安全”“科技創新與數字合作”“青年和子孫后代”“全球治理變革”5個議題進行了分組研討,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現場氣氛活潑而熱烈。
圍繞“可持續發展和發展籌資”議題,青年代表們結合各自國別背景,從綠色能源、氣候治理、土壤修復、災害防治、發展籌資、基礎設施建設、人與自然價值理念等角度切入進行深入討論,并結合各國各地區發展經驗提出了思考和建議。大家一致認為,面對人類社會的共同挑戰,需要更多國際組織和國際力量投入其中,吸引更多的企業主體和青年人才參與進來貢獻自身力量。
圍繞“國際和平與安全”議題,青年代表們分享了各國由青年主導的、為解決沖突與促進和平所采取的一系列成功舉措和經驗。大家一致認為,推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是當前進行全球治理的關鍵,提出了加強多邊合作、應對全球環境挑戰的政策建議,為推動實現國際和平與安全提出了青年方案。
圍繞“科技創新與數字合作”議題,青年代表們深入探討了數字化協作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如數據安全、人工智能在教育和就業領域的深遠影響等問題。大家認為,數字化協作在帶來更多靈活性和包容性的同時,也帶來了技術差距、隱私保護和跨代溝通等挑戰。代表們呼吁政府、企業界和學術界加強合作,通過跨部門、跨領域協作,有效應對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各種挑戰,推動社會向更加公平、可持續方向發展。
圍繞“青年和子孫后代”議題,青年代表們從互聯網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青年職業培訓的重要性、如何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數字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的緊迫性等問題切入,展開熱烈討論。與會代表指出,全球許多地區的青年尚未獲得足夠參與全球治理討論的機會,讓青年有效參與全球治理應該落實“雙向責任”,青年應該具體而實際地發出聲音,有關組織和機構給予有效支持,確保青年能夠發揮潛能,為子孫后代創造一個更加繁榮、公正的未來。
圍繞“全球治理變革”議題,青年代表們結合當前的國際形勢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探討了全球治理的創新策略,結合具體案例,闡釋了政府在全球治理中應扮演的關鍵角色及其潛在的深遠影響。代表們認為,青年一代在共建共享未來中有重要責任,提升青年領導力十分必要,呼吁青年繼續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以獨特視角和創新思維為構建可持續和包容的未來發出青年之聲。
各國代表認識到,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人類特別是青年一代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青年是世界的未來,未來峰會的議題和成果與青年發展緊密相關,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需要全球青年團結起來,發出青年聲音,展現青年行動。各國代表表示,中國是世界經濟的增長引擎,是倡導多邊主義、參與全球治理改革和建設的重要力量,期待以世界青年發展論壇為機制化交流合作平臺,全球青年能進一步凝聚發展共識,加強務實合作,為世界的未來創造更多發展機遇,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未來峰會”青年圓桌會是2024年世界青年發展論壇框架下的系列活動之一,由全國青聯、聯合國駐華系統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承辦,青年外交高校聯盟協辦,并得到國際勞工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聯合國人居署、亞歐基金支持。圓桌會有關討論將形成報告,將各國青年的聲音遞交聯合國未來峰會。
中國人民大學高度重視青年國際交流,作為青年外交高校聯盟理事長單位承辦此次活動,派出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院、國際關系學院 、社會學院、商學院、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育學院、高瓴人工智能學院、國際組織學院的10名專家學者、青年教師和各學院的30名學生代表參加圓桌會,為高校中最多,并組織86名青年志愿者服務保障活動順利進行,為落實習近平主席在2022年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上對外宣布的重要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凝聚青年共識、貢獻人大力量。各國青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結下深厚友誼,留下了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