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正文
          聚焦“五抓”,包攬“雙項冠軍”,助推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來源:黨委宣傳部 科研處 時間:2022.12.29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加快建設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培育壯大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

          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高校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五路大軍’中的重要力量。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作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始終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工作,牢牢把握“六面旗幟”發展定位,不斷強化有組織科研,落實“五抓”工作理念:過程管理抓質量,結項管理抓速度,成果管理抓影響,團隊管理抓成長,交叉管理抓新生。

          匯聚起“獨樹一幟”的研究力量,在推動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上走在前列、干在實處。

          錨定“獨樹一幟”總目標,中國人民大學不斷提升科研引領力、組織力、策劃力、服務力,聚焦科研前瞻性、基礎性、綜合性、戰略性、科學性,做到全面規劃與突出重點相結合,盤活存量與引入增量相結合,激發數量與提升質量相結合。

          2022年,中國人民大學各類科研項目立項成績斐然,包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的“雙項冠軍”。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19項,繼2020年、2021年立項17項后再次創下歷史新高,位列全國高校第一。從2020年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連續三年穩居全國高校首位。

          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青年項目立項60項,創下歷史新高,位列全國高校第一,其中重點項目立項12項,立項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2022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公示立項6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究專項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公示立項4項,雙雙位列全國高校首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107項,獲資助直接經費5054萬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獲得2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為近年來最高。

          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19項,其中規劃項目15項,規劃類項目立項數和立項經費居北京市首位。

          一、過程管理抓質量 營造健康有序的科研環境

          中國人民大學對各類科研項目實施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強化制度保障,擴大科研人員自主權。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21]32號),簡化縱向項目預算編制和審核,取消科研經費調整過程中不必要的審批和簽字,提高間接費用提取比例,進一步強化科研績效激勵。修訂印發《中國人民大學文科類科研項目經費預算調整實施細則》,起草印發《中國人民大學科研項目經費“包干制”管理辦法》《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經費管理細則》等,進一步激發科研創新創造活力。

          提升工作效能,促進項目管理科學化。堅持項目立項管理與過程管理并重,加強對各二級教學科研單位科研管理考核,完善涵蓋學校、各二級教學科研單位、項目負責人的三級管理機制。全面開展科研過程管理的指導、宣傳、培訓,重點加強對各類項目的中期檢查和監督,根據不同類別項目管理特點建立工作臺賬,定期調度項目研究進展情況,及時收集、反饋、報送中期研究成果,做到一項一賬、分類實施、動態管理。

          團結“五路大軍”,深化項目合作研究。開展有組織科研,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建設工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工程”中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重大專項,與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黨的建設教研部以及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科研規劃部、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簽約,團結合作開展黨的創新理論的研究闡釋。

          二、結項管理抓速度 形成科研良性循環

          中國人民大學持續加強對各類項目的中后期管理,在項目清理結項工作上抓速度、提效率、保質量。通過分季度印發《科研項目季報》定期督促在研項目辦理結項,實施一對一約談,建立臺賬等方式,在項目結項效率和結項質量上成效顯著,釋放了更多可挖掘、可規劃、可利用的研究力量,破除大量在研項目對申報的限制約束,幫助教師在研究周期上形成從立項到結項、從結項再到申報的良性循環。2022年截至目前: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辦理結項77項,結項鑒定優秀的共1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辦理結項89項,其中管理學部辦理結項50項。北京市社科基金辦理結項31項,結項鑒定良好及優秀的共17項,優良率達54.84%。教育部人文社科各類項目結項6項。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辦理結項250項。

          三、成果管理抓影響 彰顯獨樹一幟定位

          中國人民大學持續鼓勵專家學者以優良學風打造更多原創性、標志性、引領性的學術精品,集中推出反映新時代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構筑“獨樹一幟”的科研成果體系,推動構建以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為內核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2022年,中國人民大學重磅推出“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叢書,由學校主要領導領銜,組織人大學派骨干力量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進行系統化謀劃,舉全校之力推進學理化闡釋、學術化表達、大眾化傳播,引發熱烈反響。

          11月25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入選名單,全國共計65項成果入選,其中中國人民大學入選6項,位居全國首位。

          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中,中國人民大學共有84項成果獲獎,獲獎成果總數較上一屆39項翻番,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中國人民大學獲得北京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7項,北京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5項,獲獎總數持續穩居參評單位首位,充分體現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一面旗幟的綜合研究實力。

          四、團隊管理抓成長 搭建平臺廣納人才

          中國人民大學力爭以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的“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大成果”打造“獨樹一幟”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部署重大研究工程、組建跨學科機構,凝聚高水平研究人才。

          啟動實施“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建設工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工程”,與國內理論界最頂級的單位團結合作,深入開展黨的創新理論的教育教學和研究闡釋,打造“1+5+N”的高水平人才隊伍體系:“1”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總論)研究。“5”是圍繞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分主題開展重點研究。“N”是立足于黨的建設、黨的歷史、國家安全、新聞輿論工作、社會治理、人才工作、教育、“三農”等多個領域,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的若干重要論述展開專項研究,舉全校之力強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的系統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項目化管理。

          啟動實施“文明史研究工程”,以各領域重量級專家和青年學術骨干為基礎組建《世界文明史》《中國文明史》研究團隊,推動以文史哲為核心的、融通中外的“中國式現代化與文明史”研究。

          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相繼成立“祖國完全統一研究中心”“中國式現代化與文明新形態研究院”等研究平臺,形成多個跨學科、跨學院的研究隊伍,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持續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五、交叉管理抓新生 引領研究范式創新

          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立足“獨樹一幟”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優勢,統籌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深入推進學科交叉融合,打造人文社科研究和創新高地。

          從2022年2月起,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全面謀劃、統籌推進,系統整合校內外優質力量,啟動《中國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編撰工作和“中國式現代化與文明新形態研究院”籌備工作。11月23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式現代化與文明新形態研究院”揭牌,“文明史研究工程”啟動。成立“中國式現代化與文明新形態研究院”是中國人民大學充分發揮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基礎優勢,統籌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推進學科交叉融合與新文科建設協同創新的重要舉措。“文明史研究工程”將以系統性的文明史研究學理化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深刻揭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百年偉業和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深厚文明史底蘊;以“獨樹一幟”的標志性成果為我國國際話語權提供成果支持;以系統性工程為文史哲學科建設提供資源支持,打造人文社會科學創新高地。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依托中國人民大學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方面的突出優勢,圍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把握學科建設、科研研究和教學需求,有效匯聚北京高校科機構的優質資源,著力打造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資源平臺,努力實現共建共享共發展。自2015年成立至今,依托思政課課程資源平臺,匯聚了300多萬條文獻資源、4萬余冊電子圖書、1.3萬多個微視頻等優質教學資源,舉辦名師大家講黨史、周末理論大講堂等各類講壇,堅持共建共享,將“金課”輸送到全國大中小學。

          “數字清史實驗室”依托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成立于2018年,立足于建設清史數據共享平臺,打造清史建設數據高地,引領數字人文發展方向,并探索數據建設、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的發展道路。自成立以來,“數字清史實驗室”依托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建設清末民國社會調查、清代自然災害集成兩個大型數據庫;與中國知網共建并上線的清史專題數據,收錄了六十余萬條與清史相關的研究資料;在氣候變遷、量化研究、政治史等幾個領域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中國人民大學數字人文研究院以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文學、歷史學、藝術學、國學、哲學、新聞學等領域優勢科研、教學資源為依托,秉持“融合文理學科、創新知識生產、實現協同創新、追求卓越發展”的宗旨,積極吸納相關學科參與,開展了多項數字記憶與數字人文的理論研究與項目實踐、數字技術與方法在人大傳統優勢人文社科的應用、數字人文其他前沿研究議題等方面的研究。

          原文鏈接:[中國人民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聚焦“五抓”,包攬“雙項冠軍”,助推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編輯:胡鋮渤
          責任編輯:汪浩然
          上一條
          下一條
          日韩精品福利在线|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精品|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田中瞳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国产成人精品三上悠亚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精品九九热无码免贵|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尤物|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久久九九99热这里只有精品| 2021成人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 9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