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育人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引領廣大青年在實踐中深刻感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深刻領會百年大黨的奮斗歷史和成功經驗,是新時代“大思政課”最好的生動教材。12月17日,以“構建新時代高校實踐育人新范式”為主題的中國人民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先鋒論壇舉辦。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校長林尚立,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部長岳偉,人民網編委會委員、移動中心主任張玉珂,人民網媒體資源部副主任初梓瑞,正定縣政協副主席、中共正定縣委黨校(河北正定干部學院分院)常務副校(院)長、中國人民大學“追尋領袖初心路”實踐導師齊頑強出席論壇,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易主持。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高校的師生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先鋒社會實踐項目、“挑戰杯”“創新杯”獲獎團隊代表等參加論壇。
張東剛、林尚立、岳偉、張玉珂、初梓瑞、齊頑強共同啟動先鋒社會實踐數字平臺。平臺基于學校先鋒社會實踐品牌項目,全方位展示項目設計理念、實踐教學資源、團隊調研分布、師生實踐成果,面向高校用戶提供研究輔助、資源供給、經驗分享等服務,用數字賦能實踐育人。
林尚立表示,本次活動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創新舉措,也是學校立足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促進兄弟高校之間經驗共商、資源共享、項目共建、工作共促,以實踐育人實現立德樹人的生動實踐。先鋒社會實踐體系是人民大學立足自身辦學特色、發揮優勢資源,在人才培養領域“走新路”的一次創新探索,成為學校人才自主培養體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千村百巷”“大國邊疆”“治國理政”等多項特色社會實踐品牌,生動呈現了學校實踐育人示范引領作用和品牌輻射效應。他表示,學校將創新機制、搭建平臺、拓展資源,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努力成長為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實干家,成為能夠走正路、做實事、立大業的新時代先鋒闖將。希望同學們樹牢人民情懷、走進最廣闊的基層沃野,錘煉理論功底、解決最迫切的現實問題,砥礪擔當精神、扛起最光榮的時代責任,在廣闊實踐天地中感悟思想偉力、厚植家國情懷、激發責任擔當,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中屬于人大人的壯美篇章。
岳偉指出,學校是共青團落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的主陣地,人民大學社會實踐體系完整、成效明顯,在全國高校中具有示范意義。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青團要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發揮主力軍作用的指示要求,團中央將進一步引導青年心懷“國之大者”,提升組織科學化水平,多方整合社會資源,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提供更大支持、更好保障。
張玉珂表示,中國人民大學的同學們從校園出發,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感悟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充分說明了先鋒社會實踐已成為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近年來,人民網持續關注各高校精品實踐活動,期待與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在構建實踐育人新格局上開展深度合作,發起“青蘋計劃”大學生社會實踐調研活動,擴大社會實踐成果傳播鏈條和社會影響。
齊頑強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為正定留下了寶貴的思想財富、精神財富和實踐成果。正定與中國人民大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情感認同,近年來,雙方共建社會實踐基地,引領師生在跨越時空的“大思政課”里領略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偉力、領袖風范、人格魅力。希望更多人大師生來到正定感受基層、貼近群眾、增長才干。
王易代表中國人民大學發布先鋒社會實踐系列調研報告、手記和案例集,“追尋領袖初心路”習近平總書記地方重大實踐與重要論述實踐教學指南,“千村百巷”強國大調研數據庫等一批代表性成果,并宣布第二十七屆“創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啟動。
思政引領、學術實訓、實崗鍛煉、創業濟民、全球治理五大板塊項目的學生實踐團隊代表分享了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對外交流等領域挺膺擔當、奉獻作為的實踐經歷。
“追尋領袖初心路”河北正定實踐團代表,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2024級碩士研究生唐懿飛、人大附中高二年級學生李一依、人大附小六年級學生張祖銘曾前往正定縣塔元莊村探訪學習,親身感受正定改革發展的奮斗歷程,在追隨領袖初心路中錨定人生的方向。
“大國邊疆”育人工程內蒙古實踐團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22級本科生張婷婷、中央民族大學美術教育專業2021級本科生楊軼博介紹了他們深入內蒙古巴彥淖爾開展理論宣講、尋訪先進人物、挖掘邊疆故事、轉化實踐成果的經歷。
“理解中國”學術實訓計劃山西長治實踐團代表、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2023級博士研究生陳志文講述了在山西平順與各高校同學總結“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經驗,以學術研究服務地方發展的故事。
“青年實干家·碩博先鋒隊”四川巴中實踐團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2023級博士研究生宋揚分享了他利用專業知識提出青年方案、服務地方發展,在基層一線挺膺擔當的經歷。
“治國理政”實崗鍛煉計劃福建寧德實踐團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陳永豪介紹了在福建屏南下沉一線駐村,投身臺風防范工作,扎根基層做“先鋒”的經歷。
“馬蘭花兒”共建育人河北阜平實踐團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22級本科生付美蓮介紹了在河北阜平開展暑期支教,通過營造多元發展平臺,與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一起向未來的故事。
“明德行思·中希文明互鑒”海外研學項目團隊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2022級本科生盧怡冰分享前往希臘研學,在文明互鑒、相知相親中思考全球治理與人類命運議題、擔當文明交流使者的故事。
當天下午,“思政引領實踐育人的理論與機制”“以學術實訓(實踐)理解中國”“在基層沃野中培養青年實干家”“在社會實踐中培養擔當奉獻精神”“全球治理實踐與青年外交”“高校實踐育人成效的跟蹤評價”六個主題分論壇舉行,高校實踐組織單位代表、優秀實踐團隊代表、專家學者等參會。
中國人民大學先鋒社會實踐體系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以培育先鋒棟梁、彰顯獨樹一幟、講好大思政課、展現先鋒形象為目標,以貫穿思想引領、體現育人為本、堅持改革創新、加強協同聯動為基本原則,涵蓋五大內容板塊和四個貫通機制。
2024年,6000多名人大師生奔赴大江南北,開展先鋒社會實踐并順利結項,現已形成17部先鋒社會實踐系列調研報告、手記和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