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行2022年國際小學期開學儀式。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百精出席開學儀式并致辭。2022年國際小學期榮譽教師代表、學院和機關部處代表線下參加開學儀式,境外高校教師和學生代表以線上形式參加。
胡百精在致辭中對來自海內外的國際小學期師生表示歡迎,感謝他們跨越空間和時間阻隔參與2022年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小學期。胡百精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的辦學情況、學科優(yōu)勢,并表示,作為學校提升國際性戰(zhàn)略計劃的一部分,國際小學期旨在通過“在地國際化”和“雙向國際化”,促進全球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培養(yǎng)具有跨文化溝通能力、勝任全球治理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卓越人才。學校希望能通過線上國際小學期,跨越地理和文化鴻溝,為海內外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國際性課程,同時搭建一個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
今年,有15名教師因對國際小學期的長期支持和突出貢獻,被授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小學期榮譽教師”稱號。教務處處長吳健宣讀了2022年國際小學期榮譽教師名單。隨后,胡百精、吳健為榮譽教師代表頒發(fā)證書,未能線下參會的教師由學院負責人代為領取證書。
2022年國際小學期教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劉云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教師白鴿先后代表國際小學期榮譽教師發(fā)言。劉云華表示,在今天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交流是如此重要,我們需要持續(xù)相互學習,才能更好地相互理解和深化合作。他表示非常期待能和國際小學期學生相互交流并聆聽他們的思考,也祝愿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小學期能夠惠及中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更多的年輕一代。白鴿多次承擔國際小學期漢語課程教學工作。她表示,國際小學期不僅提升了她的教學水平,也加深了她對其他語言和文化的理解。同時,學生在國際小學期課堂上取得的進步讓她充滿了成就感。國際小學期為眾多海外學生提供了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的平臺,并已經(jīng)成為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張國際名片,希望能有更多學生從國際小學期中受益。
隨后,澳門大學學生陳一凡、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嚴梓瑄先后作為2022年國際小學期學生代表進行發(fā)言。陳一凡表示,參加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小學期將是豐富其暑期的重要經(jīng)歷,除了課程學習外,她非常期待能夠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優(yōu)秀教師和學生互相交流和學習,期待能夠通過參加跨學科和跨文化學習,開闊自己的國際視野,提升自己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嚴梓瑄在發(fā)言中講述了自己的國際化學習經(jīng)歷,并表示,國際小學期課程主題豐富,為學生提供了優(yōu)質的國際化學習資源。國際化學習使得學生從不同視角深入了解社會和學科發(fā)展,深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學、藝術、哲學以及最前沿的科學研究成果等,對于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促進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
自2009年以來,國際小學期共舉辦12屆,開設課程1403門次,來自境內外高校的1533人次教師參與國際小學期課程教學,33346人次的本校學生和4581人次的校外學生參加國際小學期課程學習。2022年國際小學期是繼2021年國際小學期后,學校第二次開展的線上大規(guī)模國際性教學活動,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29名校內外教師將開設課程125門,將有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44名校外學生和3648名本校學生在線參加2022年國際小學期課程學習。
(責任編輯:張凱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