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化中國人民大學與“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高校合作,12月11日至18日,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支曉強率團出訪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先后訪問烏茲別克斯坦國立米爾扎?兀魯伯大學、撒馬爾罕國立大學、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比什凱克國立大學,拜訪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和駐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大使館,并訪問塔什干中國民族文化中心和吉爾吉斯斯坦國家圖書館中國文化教育中心。
12月12日上午,代表團一行訪問烏茲別克斯坦國立米爾扎?兀魯伯大學。該校校長伊諾姆·馬吉多夫(Inom Madjidov Urishevich)會見了代表團一行。支曉強表示,自去年10月以來,雙方就達成的合作意向保持密切溝通,在聯合舉辦學術活動、加強智庫交流等方面開展了良好合作。希望雙方共同建好“一帶一路”與“新烏茲別克斯坦”發展戰略對接合作研究中心,將中心建設為在學科建設、教育培訓、文明互鑒、發展研究和中烏院校合作方面發揮引領性作用的示范性平臺。希望未來雙方不斷深化青年交流,依托中國人民大學全英文學位項目、國際小學期、青年外交高校聯盟等平臺,鼓勵青年對話、短期訪問、暑期夏令營、學術研討等交流合作。
伊諾姆·馬吉多夫表示,近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特別是教育體系高質量發展,值得深入研究與認真學習。希望通過與中國人民大學共建“一帶一路”與“新烏茲別克斯坦”發展戰略對接合作研究中心推動兩校在學科發展、智庫合作、師生交流、聯合研究、高端論壇以及文明互鑒等多個領域不斷開拓創新,共同構建更加廣闊的教育和人文交流大格局。
雙方就“一帶一路”與“新烏茲別克斯坦”發展戰略對接合作研究中心建設方案細節進行了討論。
12月13日,代表團一行訪問撒馬爾罕國立大學并同該校副校長阿克馬爾·阿哈托夫(Akmal Akhatov)會談。支曉強介紹了兩校在數學、信息管理、歷史等學科領域的合作進展情況,希望兩校不斷推動數學、考古、數字人文、糧食安全戰略、食品安全治理等領域的學術交流。
阿克馬爾·阿哈托夫介紹了兩校數學學科的合作情況,希望在深化學術交流與研討、促進合作研究與資源共享、開展學生聯合培養、推進合作成果展示轉化等方面加強兩校合作,在數學、信息管理、歷史、農業與農村發展等領域建立溝通合作機制,推動各領域務實合作走深走實。隨后,雙方就共建合作新機制進行深入討論。
12月14日上午,代表團一行拜訪了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于駿會見了代表團一行。支曉強對大使館長期以來支持學校與烏茲別克斯坦高校開展交流合作表示感謝,并介紹了此次代表團訪烏的相關情況。于駿表示,在中烏兩國高校等相關機構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下,兩國教育、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更加緊密。希望中國人民大學不斷拓展在烏茲別克斯坦的伙伴資源,與烏方高校進一步開展高水平交流合作。
12月16日上午,代表團一行拜訪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大使館,與駐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大使館臨時代辦李保杰展開交流。李保杰介紹了吉爾吉斯斯坦文化、社會和高等教育等情況,希望中國人民大學能夠在加強與吉爾吉斯斯坦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方面發揮引領作用。支曉強介紹了學校與吉爾吉斯斯坦高校的教育交流合作有關情況。他表示,希望使館從國家外交戰略層面為學校開展與吉方高校及機構交流合作給予指導與支持,推動具體合作項目落地生根。
12月16日下午,代表團一行訪問了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與副校長米爾蘭·迪爾達耶夫(Mirlan Dyldaev)會談。米爾蘭·迪爾達耶夫對該校的學校規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以及與中國高校的交流合作情況進行了介紹。他表示,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愿深化同中國人民大學合作,延續既有合作框架,進一步推進兩校在法學、歷史學、經濟學等領域的人才培養,共同建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打造跨學科的人才聯合培養項目,不斷探討完善雙邊合作機制的制度化建設。
支曉強回顧了兩校交流歷史。他表示,兩校優勢學科契合,具有廣闊的合作前景。中國人民大學愿同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共同推進經濟學、法學、歷史學、政治學、新聞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資源共享、教育培訓合作,促進基礎學科和前沿交叉領域研究,并進一步深化兩校在人才培養、青年交流、科學研究和學者訪學等領域的合作。
12月17日上午,代表團一行訪問了比什凱克國立大學,與校長穆薩耶夫·阿布杜拉達(Musaev Abdylda)會談。穆薩耶夫·阿布杜拉達介紹了該校學科設置、吉中學院、孔子學院以及與中國高校合作等情況。支曉強表示,希望在兩校合作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兩校在歷史、新聞學、經濟學、管理學、數學、法學等學科的資源共享、教育培訓、學術出版、聯合研究合作,不斷加強青年交流對話,深化雙邊交流合作。
出訪期間,代表團還訪問了塔什干中國民族文化中心和吉爾吉斯斯坦國家圖書館中國文化教育中心,并看望部分海外校友。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科學研究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代表隨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