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間,905名人大學子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的號召,發揮人民大學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傳統,以返鄉調研為主要形式,奔赴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的843個街道(鄉鎮)開展“千人百巷”基層治理主題社會實踐,聚焦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的街道(鄉鎮)和城鄉社區治理生動實踐,開展參訪體驗、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以小見大解讀“中國之治”的制度密碼,描摹新時代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創新概貌。
1月31日至2月2日,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易赴山東看望正在進行社會實踐的學生,并與同學們一道深入街道社區調研。
在濟南市,哲學院2022級本科生孫國澤、外國語學院2023級本科生孟澤圻、理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尹永躍正在歷下區開展實踐調研。王易和同學們先后調研了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區、大明湖街道舜井社區和善治公益發展中心。
濟南市歷下區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區成立時間早,居民密度大,其社區治理方式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在調研中,調研師生詳細了解第一社區以黨建為龍頭、以自治為方向、以服務為根本、以文化為靈魂的“4321”社區工作法,并圍繞加強社區黨建、老舊社區改造、社區便民服務等工作同社區工作人員深入交流。
濟南市歷下區舜井國際化社區地處商業核心區,國際化程度高、商業化程度深。在這里,調研師生詳細了解社區在服務、凝聚、引領商圈青年助力社會治理方面的先進經驗做法,并深入社區“寬厚志”青年志愿服務驛站,了解基層團組織動員、聯絡青年的具體舉措。
濟南市歷下區善治公益發展中心是在歷下區民政局、歷下創益園的大力指導和支持下成立的一家支持性公益組織,在社會公益組織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心工作人員向調研師生介紹了發現、孵化、培育社會組織工作的詳細內容,以及當地以培育社區社會組織為紐帶、聯合多方力量參與創新社區治理的工作模式。雙方圍繞社會組織的發展路徑與社會效益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淄博市,外國語學院2023級本科生宋雨軒、王一鳴和勞動人事學院2023級本科生郭飛宇正在張店區、桓臺縣開展實踐調研。王易與同學們先后調研了齊悅國際社區和東岳未來氫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詳細了解基層社區治理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情況。
淄博市齊悅國際社區共有居民8715戶,共計1.5萬余人,其中青年占比超41.8%,社區“青春色彩”濃厚。在調研中,師生就動員高校學生參與基層治理、圍繞青年需求開展豐富活動、整合資源打造青年成長平臺等工作進行了深入了解,并圍繞學校與社區鏈接渠道、高校與社區共建志愿活動等具體問題同社區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
淄博作為老工業城市,在實現轉型跨越之路上,新能源產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淄博市東岳未來氫能技術示范中心,企業工作人員向調研師生介紹了關于自主研發的氯堿離子膜和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的內容,并以這兩張打破國外30年技術壟斷的“爭氣膜”和對氫能汽車產業意義重大的“爭光膜”為切口,詳細描述了我國新能源產業突破“卡脖子”技術、實現高速發展的奮斗歷程,為調研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大思政課”。
在菏澤市,王易帶領師生調研團先后調研了菏澤市現代醫藥港項目、大唐智創5G生產運營總部基地項目。
菏澤現代醫藥港項目是菏澤集全市之力打造的生物醫藥產業大平臺。企業工作人員向調研師生介紹了關于醫藥研發孵化、知識產權交易、藥物合同生產、質量檢驗檢測等服務模式。調研師生表示,通過調研,充分感受到了我國生物醫藥企業創新創業、塑造一流的使命擔當。
菏澤大唐智創5G生產運營總部是山東省重大項目。調研過程中,師生深入了解了項目如何以智能制造為核心,搭建智慧倉儲、智慧生產管控系統、整機生產制造全生產鏈,對于我國5G技術的發展與運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更加深刻領悟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內涵。
調研過程中,王易勉勵同學們不僅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入基層,在實踐中學習體會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現總結社區治理的基層智慧和先進經驗,真正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感悟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中厚植人民情懷,以努力奮斗踐行復興棟梁、強國先鋒的使命擔當。
調研期間,濟南、淄博、菏澤市委市政府及共青團組織有關負責同志還就城市歷史文化、經濟發展與人才引進等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并圍繞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城市共青團工作、校地合作育人路徑等與調研師生進行了深入交流。團濟南市委、團淄博市委、團菏澤市委、中國人民大學團委有關負責同志及相關街道、企業、團區(縣)委負責同志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