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與南平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學校明德主樓舉行。校長林尚立,南平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翼翔出席儀式并致辭。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南平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龔志陽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林尚立在致辭中表示,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黨深入開展主題教育的關鍵時刻,中國人民大學與南平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是學校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發揮社會服務職能、提供智力支持的有力體現,是賡續紅色血脈、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益實踐。作為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繁榮、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南平市地處閩北,曾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具有光輝的革命歷史和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研究的寶庫。雙方合作空間寬廣、合作潛力巨大、合作意義深遠。
林尚立就雙方深化戰略合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振興革命老區建設,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基層一線,把學術資源和學科優勢融入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建設當中,以智力支持為牽引,充分發揮資政平臺作用,以地方出題、專家學者答題的形式,賦能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二是打造生態資產高峰論壇,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鞏固雙方在生態文明等方面開拓的合作基礎,助力南平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加快建設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努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先行地。三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要積極搭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學術平臺,凝心聚力、務實篤行,推動南平弘揚好以朱子文化為代表的宋明理學,傳承好歷史悠久、內涵深厚的武夷山茶文化,將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時代命題的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
張翼翔在致辭中表示,南平是閩江源頭,地處閩、浙、贛三省交界處,是福建的生態屏障。隨著“武夷新區”等一大批重點項目進入全面開發建設階段,南平的生態、空間、資源等后發優勢更加凸顯,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中國共產黨探索創辦新型高等教育、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典范和縮影,被譽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南平市和中國人民大學開展合作,既是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重要體現,又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探索。未來,希望中國人民大學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實踐、資政服務等方面充分發揮旗幟引領作用,助力南平破解綠色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加快建設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期待雙方以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簽約為新起點,進一步挖掘整合雙方優質資源,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交流與合作,將合作內容逐項落到實處,早日結出豐碩的合作成果,成為校地合作的生動典范。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國學院、財政金融學院、環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內合作辦公室、黨委學生工作部(處)、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團委等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南平市委組織部、宣傳部、市團委,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