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火熱盛夏,人大學子在暑期前往祖國各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實地調研、社會實踐,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匯在人生追求中。
7月21至22日,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赴福建,出席“四下基層”與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理論研討會,看望在福建調研的“治國理政”實崗鍛煉計劃、“追尋領袖初心路”實踐團成員和博士生服務團成員,并為博士生服務團南平暑期調研隊授旗。
“治國理政”實崗鍛煉計劃:
在火熱的實踐中了解國情民情,在基層的沃土上描繪青春色彩
7月21日,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赴福建省寧德市看望“治國理政”實崗鍛煉計劃二期研究生并召開座談會,寧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葉其發主持會議。福建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林蔚芬,中國人民大學實踐導師代表邱樹添、王紹據,在寧黨政類引進生代表及“治國理政”實崗鍛煉計劃二期研究生等參加會議。
林尚立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對寧德市在人才引進戰略上提供支持和為在校研究生提供寶貴實崗鍛煉機會表示感謝,對實踐導師給予的指導、教誨與啟迪表示感謝,并從三個方面對“治國理政”實崗鍛煉計劃研究生表達了關懷和期待。
一是領略偉人風采,傳承紅色精神。寧德是習近平總書記奮斗過的地方,他帶領寧德人民開辟了一條求發展、謀繁榮的寧德之路,鑄就了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的寧德精神,寧德的發展格局來自于“為人民謀發展、為國家謀復興”的初心使命,秉承著這份初心使命創造了許多“從無到有”的奇跡。17名研究生在寧德參加實崗鍛煉,要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奮斗足跡,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的創業精神、為民情懷和戰略思維,艱苦奮斗、創新創造、一心為民,用人大學子的智慧開創天地。
二是立足基層實踐,回應時代問題。中國人民大學的校訓是“實事求是”,立足基層實踐,才能反思理論知識——要“實事”才能“求是”,不能離開實踐只“求是”而不“實事”。只有立足基層實踐,才能發現人民最關切的問題,才能在實踐中回應時代問題,寫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三是練就過硬本領,勇做“強國先鋒”。“治國理政”實崗鍛煉計劃研究生要做到把平凡的工作當成偉大的事業,把社會發展的成就當成自己人生的成就。在實崗鍛煉中,要通過“理民”“理事”“理序”“理心”來學習“理政”能力,從而實現精神上、思想上、能力上的全面提升。
座談會上,參與實崗鍛煉的文學院2022級碩士生張藝萱、應用經濟學院2020級博士生高又壬、經濟學院2021級博士生班若琳、國學院2021級博士生謝賢良依次發言,分享實崗鍛煉感悟,匯報調研收獲。
寧德市社科聯主席邱樹添、寧德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王紹據作為中國人民大學實踐導師代表發言。
寧德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曉兵,屏南縣嶺下鄉黨委副書記、政府鄉長楊書勤作為中國人民大學在寧黨政類引進生代表發言。
福建省社科聯黨組成員、秘書長洪金鏢,寧德團市委書記鐘靈靈、寧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連俊成,中國人民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團委等相關單位同志陪同參加。
博士生服務團暑期調研出征儀式
資源共享、人才共育,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7月22日,中國人民大學學生綜合實踐基地簽約暨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服務團2023年南平暑期調研出征儀式舉行,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南平市副市長龔志陽出席。南平市直相關部門、建陽區有關領導、中國人民大學在南黨政類引進生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服務團和實踐隊參加。
林尚立指出,南平是朱子文化的發源地,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光輝的革命歷史和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研究的寶庫。博士生服務團的同學們將從閩北大地出發,走向社會課堂,意義深遠重大。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完善校地協同銜接機制,統籌調動社會資源,建設滿足學生“國情實踐、學術實踐、思政實踐、就業實踐”的綜合實踐基地,為學生搭建走近基層、以知識服務基層的橋梁紐帶,實現校地雙方資源共享、人才共育、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戰略目標。
活動現場,中國人民大學團委和南平團市委代表共同簽訂《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共建協議》,林尚立為實踐隊代表授旗。會上,校團委書記丁莉婷介紹了博士生服務團暑期調研情況,國際關系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張渠成代表博士生服務團發言。
(簽約儀式現場與授旗儀式現場)
“追尋領袖初心路”實踐團
一路追溯領袖的初心軌跡
今年暑假,中國人民大學“追尋領袖初心路”實踐團分赴延安、正定、廈門、寧德、福州、福建、浙江、上海等地,一路追溯領袖的初心軌跡。7月20至23日,實踐團在福州調研學習。
7月22日,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赴福建省福州市看望“追尋領袖初心路”實踐團成員并與大家座談交流。
林尚立表示,福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來到理論的起點、實踐的原點循跡溯源,更能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脈絡,更能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的戰略決策和一心為民的赤誠情懷。中國人民大學最寶貴的財富是紅色基因,最鮮明的底色是為黨為民,同學們要始終將國家發展與個人命運結合起來,勇做新時代的先鋒闖將。要傳承紅色基因,將家國情懷內化在人生奮斗之中,始終一心向黨,不負國家和人民。要勇于自找苦吃,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磨礪智慧、考驗能力,要敢于去艱苦的地方自我錘煉,在真實社會中增長才干,在艱難環境中砥礪品質。要明確人生規劃,善于從自我、社會、國家、世界出發,讓自身的成長融入到為社會發展、國家治理、人類進步作貢獻的事業中來。他寄語同學們要走正道、謀正事、做正事,成就一生、平安一生、幸福一生。
文學院黨委書記顏梅、實踐團全體成員參加座談會,校團委書記丁莉婷主持座談會。
座談會上,中國人民大學“追尋領袖初心路”實踐導師代表陳承茂、胡冀閩發言,深情回顧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時的一幕幕真實場景。實踐團成員代表蘭嘉穎、吳韜發言,匯報了學習實踐的感悟和體會。
實踐團在福州鼓嶺,深入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講述的“鼓嶺故事”“鼓嶺情緣”,充分感受習近平總書記親身推動民間外交的卓越風范。
在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踐導師林占熺現場介紹了菌草如何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支持下成為造福世界的“幸福草”。
實踐團參觀中信銀行福州分行黨建館,學習了解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寧德、福州等地工作進行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探索,與在中信銀行福州分行工作的青年校友座談交流。
在“3820”戰略工程實施30周年成果展館,實踐團系統了解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謀劃實施“3820”戰略工程、推動福州跨越發展的宏偉進程。
在三坊七巷,實踐團回顧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視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傳承城市歷史文脈的故事。
在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實踐團實地感受習近平總書記倡導“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實踐團還在實踐導師楊木澤帶領下了解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領導棚戶區改造的生動實踐。
“四下基層”研討會
要繼續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
7月21日,由福建省委和人民日報社聯合主辦的“四下基層”與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理論研討會在寧德舉行。福建省委副書記羅東川,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李毅,親歷者代表、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陳增光,以及中央政策研究室、求是雜志社相關領導同志出席,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彥主持會議。林尚立校長受邀參加研討會開幕式并作主旨報告,在寧德參加“治國理政”實崗鍛煉計劃二期研究生參加研討會。
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四下基層”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大力倡導并身體力行形成的制度。此次研討會旨在深入研究“四下基層”的時代價值、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梳理其與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內在關系,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
林尚立認為,“四下基層”是最科學的工作方法。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就是要把黨的政策變為群眾行動,從而貫徹下去,造福群眾;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就是要在黨和政府的每一項政策落地和每一項工作推進的實踐中,讓領導干部做到心中有群眾、工作有頭緒、做事有分寸、協調有辦法;讓人民群眾做到與黨同心,了解政策,理解政策,從而密切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形成上下齊心、同心同德、團結奮斗的局面。
與會者表示,新征程上,要繼續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汲取掌握蘊含其中的人民立場、人民情懷、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努力把這一光榮傳統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