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推動主題教育和事業發展兩不誤兩促進,加強學校消防安全教育,護航校園消防安全,6月14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聯合北京市海淀區消防救援支隊,以“全面普及消防知識,系統提升應急能力”為主題,開展了中國人民大學2023年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動啟動儀式暨消防大演習活動,通過實兵、實裝、實景的方式,系統檢驗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全面測試學校消防應急處置能力,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沉浸式”體驗環節,為全校師生員工送上一節全面生動的消防安全教育體驗課。
大演習活動開始前,中國人民大學2023年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上,海淀區消防救援支隊為中國人民大學授予“海淀區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成為北京市首所被授牌的高校。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黨委副書記鄭水泉,北京市海淀區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王兆堃,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海淀派出所所長張鵬出席,學校防火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成員單位相關負責人,各二級單位主管安全工作負責人、消防工作管理人員,各學院(系)、書院及直附屬單位師生代表參加。
張東剛首先作動員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安全穩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安全,一切都無從談起,因此包括消防責任在內的校園安全責任重于泰山。這次大演習既是深入貫徹北京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和火災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要求的具體實踐,也是弘揚消防安全文化,普及消防安全知識,提升師生消防安全素養的重要舉措,對于有效防范和遏制校園火災事故發生,保護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以實際行動切實維護校園消防安全。被授予“海淀區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意味著學校成為北京市首個承擔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功能的高校,這是一份榮譽,更代表了一份責任,時刻提醒我們要抓好校園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守住校園消防安全紅線,以實際行動踐行“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
筑牢消防安全底線,做到“一處也不放過”。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抓好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和風險防范化解,堅決防范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發生,以新安全格局保障學校“走新路、開新局、創一流”的新發展格局。
提升安全教育水平,做到“一人也不遺漏”。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加強校園安全文化建設,常態化開展應急演練,將安全育人理念貫穿“三全育人”全過程,形成各方參與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壓實安全工作責任,做到“一刻也不放松”。全方位壓緊壓實安全責任,堅決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要求,把責任層層落實到崗、到人,進一步夯實安全基礎。
鄭水泉主持活動并講話。他表示,長期以來,北京市海淀區消防救援支隊為人民大學的消防工作提供了堅實指導和大力支持,為提升廣大師生消防安全素質,有效預防和減少校園火災事故的發生,營造了良好的校園消防安全環境。
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的順利掛牌,完善了學校與地方和專業力量信息聯通、宣教聯動、平安聯創的工作機制,也為校地警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貼近師生、貼近生活的消防科普宣傳教育活動搭建了平臺。中國人民大學將用好這個平臺,加強和改進學校消防安全工作,為師生供給更高質量的消防科普資源,堅決筑牢校園消防安全屏障。
消防安全對于每一個人,對于我們共同的人大家園具有重要意義,應當再接再厲,強化責任意識,落實精細管理,提高應對能力,用實際行動守護好校園平安。
隨后進行的大演習活動分為應急疏散演練、消防應急能力考核和消防街區項目體驗等環節。應急演練環節模擬了某教室發生火情后400余名師生員工安全疏散、消防車高空救援、緊急出水的場景。演練現場節奏緊湊,應急響應、指揮調度、通信聯絡、滅火行動、疏散引導、防護救助等應急處置工作按照既定預案有序展開。本次演練通過實兵、實裝、實景方式,系統檢驗了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全面測試了學校消防應急處置能力。
消防應急能力考核環節,師生員工代表“快、準、穩、精”地使用各類滅火器、滅火毯、消火栓、AED除顫儀等設備器材“滅火、出水、救人”。海淀區消防救援支隊充分肯定了學校在消防應急能力建設上取得的成效,要繼續以考促學、以考促訓、以比強能。
(校醫院醫生對傷員進行包扎救援)
(校醫院醫生、應急志愿服務隊學生對傷員進行AED應急救援)
(學生代表進行水基型滅火器實操)
(教職工代表進行二氧化碳滅火器實操)
(食堂廚師進行滅火毯實操)
(校內快遞員進行推車式滅火器實操)
(明德物業員工進行干粉滅火器實操)
(微型消防站人員快速穿戴消防救援服)
消防街區環節集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教育性、互動性于一體,通過煙熱模擬逃生、心肺復蘇、滅火器實操實訓、隱患排查小實驗等生動多樣、寓教于樂的深度體驗模式,讓師生員工走進消防、了解消防、學習消防、體驗消防。同學們在活動現場試穿消防救援服,實操滅火救援器材,以“零距離、深體驗、細感受”的方式了解消防救援,過“消防癮”。
海淀區消防救援支隊王兆堃副支隊長表示:如何確保學校不發生火災,除了學校要狠抓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設施設備建設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每一個人要有“居安思危”理念,要有“消防工作從我做起”之責任,要掌握火場自救逃生之技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一個安全和諧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空間。
公共管理學院 2020級本科生鄧詩樺表示:我原來只是看書看新聞對火災一知半解,通過這次活動才真正了解到火災救人和逃生的真實場景,這樣的體驗非常深刻,我還會把這些安全知識講給家人聽。
接下來,中國人民大學將全面發力、一體推進主題教育與校園安全工作走深走實,進一步精準把握高校消防工作著力點,深化消校合作平臺資源優勢,加強與積極拓展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輻射面,不斷完善學校與地方和專業力量信息聯通、宣教聯動、平安聯創的工作機制,著力加強消防管理工作滲透力,逐步提升學校師生員工對于火災風險隱患的自知、自查、自改能力,為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