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聯合啟動“‘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1+6 行動計劃,充分發揮首都高校云集和文化資源集中優勢,圍繞理論研究宣傳、紅色文化研究與傳播、歷史文化活化與利用、文藝創作與演出、志愿者服務、文化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等六方面創建常態化長效化機制,推動首都高校人才培養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雙向互動、相互賦能,引領首都青少年不斷堅定“四個自信”。首批試點高校共有16所。
《行動計劃》由1個總體工作方案和6個實施方案組成,其中6個實施方案包括信仰行、紅色行、古都行、文藝行、志愿行、園區行等機制,具體開展的14個項目包括首都高校學生理論社團提升項目,體驗新時代首都發展項目,“覺醒年代”研學行,“我的紅色記憶”隨手拍,高校學生參與文物研究、現場考古、文化傳播項目,“戲聚高校 佳作有約”優秀演出進高校,“大團小團手拉手”市屬文藝院團與高校藝術社團結對共建,首都高校力量參與重大活動志愿服務,邀請高校師生參與首都文化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園區導師團、小助教、體驗官”項目等豐富多彩的內容。
據了解,《行動計劃》將推動首都高校優勢與文化中心優勢強強聯合,既發揮首都厚重的文化資源優勢,把文化資源“送進去”,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文化滋養,助力高校人才培養;又發揮首都高校富集優勢,把高校學生“請出來”,引導參與如火如荼的首都文化建設,推動高校人才培養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雙促進雙提升。
為了更好地推動《行動計劃》落細落實,市委宣傳部會同市委教育工委、16所試點高校按照“一校一策”原則,與高校逐一達成合作共建協議。試點高校中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4所中管高校,有鮮明民族特色的中央民族大學,有具備信息傳播領域行業特色的中國傳媒大學,還有包含市屬“雙一流”高校北京工業大學在內的10所市屬高校,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覆蓋面。
下一步,主辦方將在第一批試點的基礎上適時研究擴大合作高校范圍,力爭打造具有全國示范引領效應的品牌,成為促進人才培養和文化建設雙提升的有益探索。
(原文刊載于《勞動午報》2023年5月24日第03版)